從三大央媒實踐看主流媒體智能化發展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全球范圍看,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斷實現突破,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近年來,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代表的主流媒體,不斷強化智能技術應用布局,不僅有效提升了新聞生產傳播效率,也極大拓展了“媒體+”的運營模式,走在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前列。隨著信息智能技術對傳媒行業的不斷滲透,智能化將成為各級媒體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與必然方向。
一、智能化建設賦能新聞生產傳播全流程
縱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智能化建設,人工智能技術已被運用到新聞生產和傳播的各個環節,涵蓋從選題策劃、信息采集、內容生產、分發供稿到傳播分析、用戶互動等全過程。
1.智能采集與采訪。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媒體的信息采集、數據分析能力,成為選題策劃、全媒體采訪的有效助力。
在智能采集方面,人民日報AI編輯部的“多模搜索”功能提供智能文本搜索、圖片搜索、視頻搜索、多語言搜索、語義搜索等業務場景,快速提升編輯記者的信息搜集效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造的“新聞線索熱點發現系統”,可以針對任意一條熱點線索、選題,提供互聯網聚合分析、同行業報道分析、傳播情況分析、相關素材分析、網民觀點分析等,為編輯記者精準決策提供支撐。央視網人工智能編輯部中的“智媒數據鏈”“智聞”產品,通過挖掘全網大數據,可快速分析捕捉包括網站、APP以及電視在內的全媒體實時熱點信息,追蹤熱點發生源頭與發展脈絡,實時感知熱點變化趨勢,幫助運營人員精準挖掘有價值的素材信息,更好地完成選題策劃。
在新聞采訪方面,新華社有兩款被稱為“采訪神器”的工具——智能采訪終端APP與音訊盒子。智能采訪終端APP能夠適應不同移動報道場景,一部手機就能完成融媒體稿件的處理;音訊盒子具備語言識別、3D打印等功能,可以適配多樣化的采訪設備,一鍵式完成語音轉錄,并進入采編系統。人民日報社AI編輯部推出“云上精編”功能,結合云桌面的特點,充分體現出協同工作的特點。前方記者僅需一鍵點擊連接云桌面,便可與后方團隊協同辦公,同時接入云桌面進行精編操作,最終直接發布到各傳播終端,免去素材傳送再溝通精修的繁瑣流程。
2.智能生產與融媒體內容制作。在新聞生產制作環節,豐富的智能多媒體編輯工具、虛擬主播、AIGC(AI生成內容)等技術已被廣泛使用,將記者從日常的文字記錄整理、圖片處理、音頻視頻剪輯、新聞配音等大量瑣碎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更專注于思考報道的創意與深度,創作出更好的內容產品。
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以可視化方式呈現文字內容、數據信息,制作創意海報等,已是媒體常用的報道手段。在人民日報社AI編輯部的“智能數據導圖生成”功能模塊中,只需上傳Excel數據表,便可自動生成可視化的動態數據導圖,成為新聞的發布素材。編輯記者不需要美工和技術基礎,就能快速地制作出專業精美的動態數據導圖,提升新聞報道的說服力和表現力。新華社自主開發的可視化制作工具“圖圖”,通過文本或數據的導入和編輯,就可以生成美觀、明快的可視化產品。在多模態生成場景下,基于AIGC技術,推出了時政漫畫創作平臺、以詩作畫平臺等。
短視頻方面,豐富的智能化視頻生產工具不斷降低視頻加工難度,提升生產速度。人民日報社AI編輯部推出的“一鍵特寫”功能可將大型會議中16∶9的多人視頻素材,按照單個人物進行快速裁剪,智能生成單人的豎屏視頻,便于在短視頻平臺發布,同時滿足受眾對單個人物的觀看需求和移動端觀看習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AI云剪輯平臺可對12路直播輸入信號進行“找”“選”“編”3個階段的智能加工,90秒左右就能生產出一條短視頻。智能發稿系統可從直播畫面中截取關鍵幀進行自動剪輯。智能轉稿、智能拆條等功能能夠將電視節目自動轉化生成短視頻,實現電視新聞到新媒體新聞的智能化、自動化、批量化轉換。新媒體視頻稿件也能夠轉給大屏傳播,從而形成大屏支持小屏、小屏反哺大屏的雙向傳播支撐格局。自動配音工具能夠定制訓練主持人仿真聲音,已開發出康輝、賀紅梅以及北美分臺英語男女聲一共4組仿真聲音資源,為新媒體端提供自動配音服務。
3.智能分發和個性化推送。近年來,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主流媒體開發“黨媒算法”“總臺算法”,為算法注入主流價值導向,促進傳播生態的健康發展。
人民日報社媒體技術公司建設的“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以“黨媒算法”為核心,革新了用戶畫像體系和內容標簽體系,對海量聚合內容進行智能化和自動化處理。黨媒平臺構建主流價值觀知識圖譜,自建智能標簽體系,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語義分析對入庫稿件進行標簽提取;根據稿件標簽和用戶閱讀習慣構建用戶畫像,并通過建立興趣相關、地域相關、時效相關等推薦模型實現不同用戶不同階段的稿件智能推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總臺算法”建立了從細分內容到爆款內容的內容漏斗模型,同時建立從高活用戶到低活用戶的流量階梯模型,將可能成為熱點、爆款的精品內容逐漸放大人群推送范圍,從而有效檢驗內容傳播力。內容漏斗模型的亮點是運用算法挖掘潛在熱點,為有限規模的內容精準匹配用戶喜好。實踐中“總臺算法”有效助力新用戶引流、老用戶駐留,實現了總臺用戶數量和活躍度的雙增長。2021 年以來,“總臺算法”在央視頻影視、綜藝、文史等10 多個業務板塊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節目播放、曝光、用戶轉化等多類指標相較算法應用前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長,部分指標增長幅度超過300%。
4.智能審核與校對。智能審核可對文字、視頻、音頻、圖片、封面、標題等內容進行多維度精準識別,檢測其中的錯誤或違規內容。
人民日報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的“智曉助”系統,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遷移學習等技術,實現機器輔助識別和提示文稿、圖片和視頻中的不規范內容,并給出糾錯建議。這套系統可以替代傳統校對環節的部分工作,輔助內容創作者發現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校對審稿效率和準確度。“智曉助”已助力人民網“人民審校”智能審核業務在多領域應用。
新華社技術局研發的“新華較真”,可以對文字、圖片、視頻、音頻進行多模態智能校對,對政治術語、形近字、音近字等進行校對,對敏感詞、敏感人、敏感實物等進行識別及提示,把好內容安全關。
5.智能反饋和輿情監控。媒體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海量數據處理和超大規模計算,可對用戶反饋進行實時評估與綜合評價,使內容生產者和運營者能及時了解其生產內容的傳播效果及傳播路徑。同時也為輿情管理、虛假信息治理、版權保護等提供依據,帶來新的業務模式。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造的“輿情監控分析系統”面向政府和事業單位提供全面、及時、便捷的全網公開數據分析服務,可以針對人物、機構、品牌、地域等實體提供熱度趨勢、網民口碑、網民觀點、負面情緒、熱點警告等輔助分析工具,幫助用戶解決口碑提升、品牌監測、精品分析和數據營銷等問題。“投放效果評估系統”為版權轉載統計、媒體傳播影響力分析、媒體與記者的考核、新聞采編跟蹤反饋等方面提供量化數據和信息支撐。
央視網開發的全媒體信息巡檢預警平臺“智曉”具備視頻監測能力,并可“按需定制”個性化特征庫,全面感知洞察全媒體平臺的內容風向變化,及時捕捉、精準分析與其相關的各類負面敏感信息內容,并提供快速反饋預警,為政府、企業的品牌口碑檢測、用戶行為分析、事件態勢感知、信息危機預警、數據洞察分析復盤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主流媒體智能化建設發展趨勢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已形成領跑優勢。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不斷賦予媒體行業新的活力與動能,在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顯。智能化將成為各級媒體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與必然方向。
1.以智能技術鍛造新型采編能力,增強主流輿論影響力。三大央媒建設的智能化技術系統,主要是圍繞新聞生產傳播流程的各個環節,研發相應的智能化功能,從策采編到圖文、音視頻創作,再到審核、分發與互動反饋,升級打造新型采編能力,有效擴大優質內容產能,提升內容傳播效果,進一步增強主流輿論的影響力。
各種新技術新應用日益成為內容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智能技術加持下的融媒體創意作品,不僅突破表現力的上限,且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為用戶帶來更多場景式、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成為近年來媒體產生爆款最多、最為活躍的形式。以智能技術帶動內容的創新與突破,將是媒體探索的一個主要方向。
2.以業務場景、應用模式為中心,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人工智能與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都是決定傳媒業變革發展的重要力量。全媒體時代,主流媒體面臨的技術競爭、市場競爭、影響力競爭日趨激烈。但主流媒體具有自身平臺、數據積累的優勢,研發自主可控的優勢,以及貼近業務一線需求的優勢。一方面,要緊跟前沿技術發展,通過與領先的商業平臺、科研機構合作,運用合作研發、技術轉化等手段,快速將先進適用技術為我所用;另一方面,更要緊扣媒體核心業務,從業務場景、應用需求出發,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搶占技術應用制高點,掌握新聞輿論主導權。
3.以人為本引領智能化建設,加大主流價值正能量供給。2022年,中辦國辦發布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我國向聯合國提交了《中國關于加強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立場文件》,呼吁堅持“以人為本,向善而行”的原則,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媒體對智能化技術既要善用也須善治,努力研發應用“管得住”“用得好”的技術,才能更好地推動自身發展。
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需要明確的是,“人機協作”中居于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人,人工智能技術是服務于新聞生產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從某種程度上講,把語料元素加入到語言模型中智能生成的文章,沒有基于新聞事實、沒有基于調查研究、沒有真知灼見,違背了新聞創作的基本原則。在新聞創作中,智能寫作的應用場景應當有所限制,不能完全依靠智能工具。
針對算法歧視、信息繭房等問題,“黨媒算法”“總臺算法”均采用了“算法+人工”相結合的模式,強化“把關人”的作用,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在契合用戶需求的同時,加大正能量、主旋律內容供給,更好地體現主流價值,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4.以不斷滿足用戶需求為導向,大力拓展媒體服務新業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三大央媒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已經走在了世界媒體的前列,在媒體智能化進程中發揮了示范作用。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隨著智能計算中心、深度學習平臺和預訓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形成新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我國媒體智能化應用將不斷普及與深化,助力媒體不斷延伸運營邊界,拓展服務新業態,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如人民網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領導留言板”,為中央和各地方各部門通過網絡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供技術賦能;將深度學習智能語義分析技術應用于“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入選2022年度“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技術賦能“新聞+”推薦案例。新華社等運用AI漫畫等人工智能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更好地賦能對外傳播,海外受眾更容易接受。
媒體智能化發展是科學技術驅動下的必然方向,人在其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技術與人的創意、情感、審美有機融合,讓人與機器友好協作,才能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媒體演進中的積極作用。相關標準、規則的制定,公共價值的共識達成,還需要相關部門積極引導,媒體行業和社會公眾共同探索與完善。
(本文由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員王京、徐江旭執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