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區縣融媒體發展觀察報告
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截至2022年8月,全國共建成運行25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新時代新挑戰,如何進一步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是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的必然要求。人民網研究院基于典型案例研究,對2022年以來各區縣融媒體中心的發展情況進行考察,分析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方面的功能表現,在全媒體傳播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針對區縣融媒體下一步的發力點提出建議,形成此研究報告。
一、深耕本土內容傳播,提升新聞輿論引導力
構建區縣主流新聞信息傳播平臺,加速內容與渠道的交互融合,是建設區縣融媒體中心的關鍵。近年來,各區縣融媒體中心不斷發揮本土化優勢,優化自身內容生產與聚合能力,逐步形成了移動優先的跨渠道傳播矩陣,打造基層主流輿論陣地。
一是依托貼近性優勢,深耕本土內容傳播,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域品牌,生產了大批來源本土、立足本土、服務本土的好作品。例如,敦煌市融媒體中心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融媒聚合型APP“掌上敦煌”,圍繞“敦煌元素”“敦煌故事”“敦煌藝術”布局內容生產,策劃推出的《人類敦煌心向往之》和《敦煌文化進校園》等欄目,發布后引爆網絡,深受廣大受眾喜愛。湖北省南漳縣融媒體中心與南漳縣文化和旅游局合作,聚焦當地旅游資源,打造“媒體+文旅”模式,運營南漳文化旅游的視頻號、抖音號、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制作推出《我的家鄉金南漳》《乘著高鐵來南漳》等文旅宣傳片,“全方位、全天候、多層次、立體式”宣傳營銷,充分展現南漳各地的人文故事、美景美食、風土人情。
二是探索利用5G、AR、VR等新形式、新技術,不斷創新產品傳播樣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方式,有效提升內容傳播效果。例如湖南省委宣傳部為84家具備條件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統一配置了“5G智慧電臺”系統,以AIGC新技術應用提升基層傳播力,第一時間把黨和政府的聲音送到田間地頭,打造縣域主流媒體生力軍。2022年,廣州市番禺區融媒體中心致力于技術創新融合,打造了廣東省首個XR沉浸式智能演播室,通過4K沉浸式演播系統可滿足不同節目對場景的需求,并上線AI數字人主持,用于新聞播報、專題欄目及直播等場景,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豐富的新聞產品和更多樣化的媒體服務。2023年2月,昆山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全國首個縣級融媒體3D超寫實AI數字人主播“昆小融”,為廣大受眾帶來智能新體驗。
三是持續創新話語方式,打造親民化語態,將時代主題與地方熱點、微小敘事相結合,更好地傳播主流價值和優秀文化。例如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融媒體中心運營快手賬號“西固發布”聚焦生活趣事、溫馨時刻,產出了“小學生歡送新兵入伍” “有擔當的哥哥”等爆款作品。四川省古藺縣融媒體中心以中國二十四節氣、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結合古藺少數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白酒文化、生態文化等元素,推出多期《二十四節氣》古風短視頻,切合了年輕受眾細分化的傳播需求,收到良好傳播效果。
四是依托融媒體平臺,進一步整合區縣公共媒體資源,形成了覆蓋報、刊、臺、網、端的多元媒體矩陣,提升了移動傳播分發能力,打通了基層宣傳引導的“最后一公里”。例如,江陰市融媒體中心旗下有《江陰日報》、江陰人民廣播電臺、江陰電視臺、江陰網、最江陰APP以及“最江陰”“江陰發布”等13個微信公眾號矩陣,形成了報臺網微端屏“六位一體”的傳播格局。各區縣融媒體持續推動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建設布局,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輿論引導力和影響力。
二、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強化政務服務綜合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區縣融媒體依托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加強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廣泛聚合區縣本土資源,打通與本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聯系,打造新時代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為廣大居民提供黨建政務服務和各類便民惠民的綜合服務,實現了海量用戶的聚合和用戶黏性的增強,并以數字化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各區縣融媒體發力大數據和智慧城市運營,借助數字化優勢拓展政務服務新場景。比如,江陰市融媒體中心打造線上城市超級入口“最江陰”APP,打破部門壁壘,連通數據孤島,集成全市80多個部門(鎮街)的2000多項功能,接入城市交通、醫療、教育、社區等公共服務場景,形成有江陰特色的基層治理平臺。而龍崗區融媒集團利用龍崗區大數據中心一網統管數據資源,打造龍崗區智慧城區融媒分中心。該中心上連區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平行聯通各級分中心,是龍崗區智慧運行體系的窗口,促進龍崗區城市服務更加高效、精準、便捷。
為了充分發揮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各區縣融媒體還深入探索“新聞+政務”的新型網絡問政模式,為搭建政府與群眾溝通橋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徑。例如2022年1月,安徽省樅陽縣融媒體中心“樅情民意”問政平臺正式上線,市民可以通過寫信投訴、留言或上傳音視頻圖文,反映社會熱點問題,也可以掌上查詢問政辦理進度、辦理結果等,真正實現了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三、暢通信息交互空間,打造社區生活信息樞紐
近年來,各區縣融媒體以媒體智能化中臺為依托,為城市社區和村鎮居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活信息和暢通高效的交互空間,讓社會信息流通更加便捷,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特別是“數字孿生社區”的應用,進一步削弱了地理社區和網絡社區的區隔,有利于社會共識的形成與凝聚。比如,福建省尤溪縣融媒體中心推出的“尤溪縣數字鄉村公共服務平臺”,能夠提供“民生訴求、農事咨詢、便民服務、新聞資訊”等多元化服務,構建了“縣—鄉鎮—村(社區)—黨支部—微網格”的分級管理體系,居民能夠直接對接轄區微網格長、家庭醫生和對口民警等,有效暢通了基層群眾的“民生訴求渠道”。該平臺目前覆蓋全縣15個鄉鎮、250個行政村的30萬農村居民。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依托“掌上海淀”客戶端搭建了“數字孿生社區”平臺,采用精準映射、虛實交互等技術手段,構建基于現實社區和線上社群的映射系統,在居民需求、供給資源、社會管理之間,建立內外雙循環的“生活圈”和“治理圈”,使得實體城市和數字城市同生共存、虛實交融,重構了社區居民生活方式和互動交流渠道。
一些區縣融媒體深入鄉村和社區,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成為社區服務信息樞紐,有效打通信息傳播、交流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安吉縣融媒體中心打造的“安吉優品匯” “游視界”等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資源渠道的融合打通,讓百姓的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通消費者“自家灶頭”;推出的“浙商企業健康體檢” “云工益”、“安心游” “安心! “浙里安營”等應用項目,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服務信息,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分宜縣融媒體中心建立“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運行機制,已接受群眾“點單”上萬個,參與活動志愿者達3萬余人次,惠及群眾12萬余人次,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廣泛對接群眾微需求。長興縣融媒體中心開發了“未來社區數字服務”平臺,推出“指尖” “趣友” “掌心外賣” “掌心商城”等本地民生應用 60 余項,全方位打造了智慧便民的“社區生活圈”。
四、建強用好區縣融媒體,推進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統籌建立跨區域、跨層級的媒體資源共享平臺,形成四級媒體的協同發展機制,是健全完善四級媒體融合發展布局,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應有之義。
一方面,從縱向看,區縣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進一步推進了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形成。2022年以來,許多省級媒體進一步完善融媒體共享云平臺,為區縣融媒體中心的發展破局。依托省級媒體平臺的技術支持,區縣融媒體中心成為新型主流媒體平臺的用戶入口和綜合服務端口,有效實現了渠道下沉、資源整合和數據積累。例如湖南日報社打造“新湖南云”省級技術平臺,構建涵蓋技術支撐、內容生產、融合運營、人才培訓的全鏈條服務體系,目前已完成37大功能模塊、近200項功能點,累計為69家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服務,積極探索構建“省-縣”垂直融合生態圈。甘肅省級移動新媒體平臺“新甘肅云”,為甘肅省86個區縣和8個地市融媒體中心的宣傳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增值服務等業務提供技術支撐,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甘肅經驗”。
另一方面,從橫向看,各區縣融媒體中心之間,以及與科技公司的聯合協作,進一步加速了全媒體傳播智能化轉型。加強區域融媒體中心合作,能夠發揮集聚效應,有效提升各區縣融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例如長興縣融媒體中心先后牽頭成立長三角縣融協作平臺和浙江省縣融產業發展聯盟,著眼國家重點戰略設置議題,2022年該中心牽頭《山海1+1》大型新聞直播行動,帶領全省38家縣融單位共同為“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營造氛圍,實現了主題宣傳的同頻共振。同時,為了彌補技術短板,加速技術應用迭代,區縣融媒體通過加強與科技公司的技術合作,探索利用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賦能內容生產、傳播分發、媒體服務等融媒體業務全流程。比如,2023年3月,紅山區融媒體中心加入新華智云“元卯”數字人家族,把AI數字人全面應用到新聞內容生產,探索內容生產與傳播的新模式。
五、創新機制拓展服務,推動區縣融媒體協同發展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在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市級媒體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四級融合發展布局中,區縣融媒體中心要發揮基礎性作用。如何在體制機制、服務模式、技術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是現階段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體制機制方面,大多數區縣融媒體中心被列為區/縣委直屬公益一類(或二類)事業單位,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機制激發創造活力,形成內生動力,值得探索!都訌娍h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機構、人事、財政、薪酬等方面的改革,調整優化媒體布局,推進融合發展”。這方面,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大膽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了雙效合一的發展勢頭。比如,深圳市龍崗區融媒體中心首創純國企模式,實現全員統一身份、統一管理、同工同酬。2022年,龍崗區融媒集團全年原創策劃數量增長2倍,榮獲行業各類獎項200余項,開拓影視制作、教育事業、刊物印刷、文創手信、生活服務、物業運維等服務,形成全平臺立體化融媒體經營格局,收入達到1.6億元(不含網絡),年度凈利潤增長超過20%。安吉縣融媒體中心確立了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公司化運營模式,由融媒體中心主抓新聞主業,新聞集團主推產業經營,實現市場化運作,為鄉村振興貢獻新聞力量,打造出以服務鄉村治理、鄉村生活、鄉村經濟、鄉村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效益屢創新高,2022年總營收達4.87億元。
其次,一些區縣融媒體在“新聞+政務+服務”綜合功能的拓展落地方面相對薄弱,未能完全貫通縣域資源,與群眾實際需求也無法有效銜接,缺乏足夠的用戶黏性,可持續發展面臨瓶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媒體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要把我們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權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勢。”對于區縣融媒體來說,既要發揮地域特色,挖掘本土故事,運用多種手段開展新聞宣傳,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同時也要依托黨和政府的執政優勢,聚合本土的各類社會資源、文化資源,打通數據壁壘,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傳播平臺,用新技術賦能智慧媒體、智慧政務、智慧城市建設,深度參與數字經濟、文化數字化和社會治理數字化,為文化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最后,全國各地的區縣融媒體建設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區縣融媒體相比,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區縣融媒體技術支撐能力也比較有限,5G、A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還有較大空白。對此,區縣融媒體可以因地制宜求發展。對于擁有較好經濟效益、較強技術實力的區縣融媒體,可以優先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技術能力,提供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和產品。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區縣融媒體來說,可以更好發揮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協同作用,聯通中央級、省級、市級媒體云平臺,借鑒同級融媒體平臺,用好第三方商業平臺,推動區縣融媒體數智化升級。
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自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區縣融媒體定能為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力量。(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